袁福顺
1948年生,笔名:袁野、园田、耕夫、布衣。
大袁的流金岁月:
1956年,在北京少年宫学习中国画、篆刻艺术。
1962-65年,考入北京龙潭湖工艺美术学校与康宁同学。
1968年,进入北京油漆厂工作,设计有著名的红狮牌油漆商标。
1968年,参加中国石油化工部组织的历届书画展,为会展总体设计。
1972-1976年,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部宣传部,从事专业美术摄影、美术绘画工作。
1985-1989年,考入人民大学一分校摄影专业。
1990-1992年,北京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学习国画。
1988-现在,中国旅游报社工作,现任新闻中心副主任。
如果你最近曾到过奥迪4S店的展厅,也许会惊讶于这家根源于异域德邦的欧系汽车公司愈来愈痴迷于借力中国传统文化。
如今,在奥迪4S店,吸引观者眼球的不再只是那一辆辆擦拭得锃明瓦亮的展车,或悬垂于屋顶、或以易拉宝形式矗立在展厅各个醒目位置的那些中国传统水墨画,已经大大方方地与奥迪麾下的各位“名角”分庭抗礼。
山石树林间人物表情各异体态洒脱的《对弈》,意在借人的高智商传递奥迪电脑系统的先进,而意趣横生纵情奔放的《奔马》则喻义着全车系的澎湃动力,中西文化在中国传统笔墨激情的韵律中相互碰撞,着实让人平添了几分对这款德系车的亲切感。
这些笔墨酣畅、功力深厚、韵味浓郁的写意之作均出自有着“当代中国旅游画家第一奇人”之称的袁福顺之手。
一位非职业艺术家能走多远?袁福顺或许提供了一个成功样板。对此,业内外人士是如此评价袁福顺的。
环球游报主编曹喜蛙
奥运成就中国文化“四大天王”
艺术可能也有自己的轮回,如中国传统文化在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回眸魅力。从一开始郭春宁设计的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到韩美林领衔设计的吉祥物“福娃”,再到张艺谋总导演的奥运开幕式的“中国画”,都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以及奥运赞助商奥迪汽车的广告画里袁福顺的传统中国山水,无不显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价值的轮回与回归。
郭春宁、韩美林、张艺谋、袁福顺等四人都通过北京奥运会攀升到自己人生的巅峰,可以称为北京奥运造就的中国文化“四大天王”。而袁福顺曾被媒体誉为“当代中国旅游画家第一奇人”,是数十年默默耕耘的传统中国画孤独的守望者,是奥运赞助商、世界著名汽车品牌“奥迪”特邀的画家,“奥迪”是他的推手。
中国旅游报新闻部副主任耿闻
京派的“草根”画家逐渐向旅游专业画家转变
袁福顺以旅游行业工作者的观察视角,不断丰富自己书画作品内容。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等一批旅游山水画,基本上选择了旅游者欣赏景色的最佳角度,同时不少作品也给景区旅游开发规划打开了新的发展思路。
长期以来,袁福顺活跃在旅游行业中,他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走遍了各地的名胜古迹,结识不少旅游业界名人和专家,这些给他书画艺术创作给予了独特的创作灵感和丰富的题材,也让他从京派的“草根”画家,逐渐向中国的旅游专业画家转变,构成了他书画艺术的旅游特色,国内众多知名旅游企业都收藏了袁福顺的书画作品,“旅游画家”的名号,也得到越来越多同行和企业的热捧。
中国山水家协会理事高明远
瀚墨夺神意 丹青写大千
“浓艳高柳三升墨,乱打新荷万斛珠”。读袁福顺的书画作品用清代历鹗的这两句题画诗来比喻,我感觉是颇为得体的了。
袁福顺的书画作品,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他不仅攻于中国花鸟画,而且在人物、山水甚至在书法上也是颇有造诣的。纵观他的作品会给人一种丰富的艺术享受。其作品的多样性,及深厚的功力所展示出的不同的绘画技巧。
袁福顺的山水画作品,在山石树木、行云流水之间亦无不显现出其皴、擦、点、染、虚实处理,深厚娴熟的表现手法。他努力在浓彩重墨上下功夫,色墨相溶,淋漓酣畅,用笔横涂竖抹,粗犷随意无拘无束,在主客观展现笔墨激情的韵律中产生碰撞,力求达到物我交融的效果。